李洵登基之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犒赏功臣。
这也是满京新老权贵最瞩目的一件事。
老权贵们想知道以后该重点拉拢亲近什么人,新的权贵们也很期待自己在新朝能得到的官位或爵位。
李洵对此早已经有了考量,在他东征西讨的过程中,武将们立下了不菲的功勋,所以这次封赏以武将为主。
大启没有异姓王,最高便只能封到国公,世袭罔替。
与林德康商议一番后,李洵很快便给功臣们确定了位份。
武将方面,因为全国范围内战事尚未结束,便没有封到顶。
西疆大将军伍汲被赐予国公爵位,林乐庆,夏金良,刘渊三位主将都被赐予侯爵之位,刘渊之子刘瑾,总教头王常青,肃城守将阳钺被赐予伯爵之位。另有功勋卓著的副将小将另有十三人,被赐予辅国将军爵位。
文臣大多数在李洵心中都没达到可以得封爵位的地步,因此他只封了四人:
林德康,周如植,杨进禄和李明婉。
每个人都赐予了国公之位。
这其中,自然是有功勋的考量,也有私情。
以他如今的地位,在不危害江山社稷的情况下,随自己的喜好,赐予亲近的人更高的爵位也没什么大不了。
新年刚过,一大批册封圣旨送往各家,给整个京城都再次增添了一份喜庆。
得了封赏新晋公侯们,总是要宴请宾客来庆祝的。今天你家请,明天我家请,宴饮从正月一直持续到了二月。
京城中对于这批新晋公侯的议论也是层出不穷。
身居高位的武将们基本上都还在边疆驻守,因此所有人的目光基本上都集中在了文臣们身上。
公认最风光的,莫过于林家。
父子二人,一个是百官之首,一个是一部之长,都是位高权重的重臣。除此之外,他家还有个国公的爵位,那可真是子孙后代的富贵权势都有了。
可谁叫陛下都是林相养大的呢,几十年来林家都兢兢业业支持着原本还是大皇子的陛下,甚至不惜从京城追随到肃城。
这情分与功劳,谁能比得上。
如今的林家,可以称得上满京最荣耀的家族了,这等风光对整个林家也是前所未有的鼎盛。
毕竟,同样是身为宰相,在昏德侯时期只是右相,如今却是左相。
当初要被皇后家族打压,被其他皇子的外家掣肘,还要时刻警惕君威。如今史上最英明有为的皇帝,却是他们最大的靠山。
当初背叛林德康父子的旁支肠子都悔青了,自从林家人回京,已经不知道是第多少次腆着脸上门来求原谅,京城那些没能得到李洵起用的前朝旧官,更是天天守在林府外头,希望得到左相父子拨冗一见。
今天二月十五,正是林相的寿辰。
整个林府外头门庭若市,排队前来送礼的车马把府外一整条街都堵满了,林府里面也张灯结彩,宾客如云,满京数得上号的达官贵人都带着家眷来了,个个都带着厚礼。
林德康与林程在二门处迎客,老头子虽说须发花白,却是红光满面,神采飞扬。
“林相,恭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恭贺林相!”
“陛下亲自下旨操办的寿辰就是不一样啊!林相真是好福气,羡煞众人啊!”
一拨又一拨的宾客上前恭祝送上贺礼,眼中的羡慕完全藏不住。
这不仅是因为林家如今的煊赫,更因为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寿宴,而是当今陛下亲自下旨让礼部操办的寿宴。
陛下说了,林相六十整寿的时候他在外征战,林相也忙于国事,所以要给他补办一个隆重热闹的寿宴。
满朝文武能叫陛下如此记挂的,只有林相一人,这是何等荣宠!
陛下都发话了,那些平时没地方送礼的不也正大光明地卯足了劲儿送上来么。
众人正议论着此事,又有一个面容黑瘦的中年男人,带着两位身形窈窕的女郎走上前来。
三人穿着都不算华丽,但在众多权贵之中也算不上突兀的简朴,比较引人瞩目的,是三人脸上的刺字。
这年头,只有奴隶和罪犯才在脸上刺字。
看到三人脸上的刺字,许多不认识他们的京中旧权贵们脸上都露出异色。
不过,男人们混迹于名利场上,即使有什么疑惑也会藏在心里。
两位女郎被侍女引到女宾区后,那些旧权贵们的女眷却没那么克制了,频频有人看着两人脸上的刺字,低声议论:
“那是何人?脸上竟有刺字!”
“只有罪人和奴隶才会刺字吧,她们怎么会到相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