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若此事公之于众,相当于把李承乾这个儿子给毁了,李二陛下又有些于心不忍。
一下子,李二陛下有些左右为难起来。
看着犹豫不定的皇帝,李绩当然猜出了他的心思,赶紧出言道:“陛下,此供词出自一名贪生怕死之辈,微臣认为真实性有待斟酌。”
“对于太子殿下以及礼部侍郎长孙冲的谣言,我认为也只不过是王大锤故意编造的,目的当然是扰乱百骑的办桉视线,推脱自己的罪责。”
“既然王大锤是许章之死的主谋,复核证据以后应该尽快处以极刑。”
“至于太常寺乐童称心,利用接近太子的机会借机盗取科举考试题目,最大恶极”
话已说到这里,接下来就要看皇帝陛下的心意了!
若是继续信任太子,那么此事自然到此为止,这些证据都将统统销毁,让王大锤和称心出来背锅。
若是对太子失望至极,那么皇帝必然要让刑部会同大理寺接手,给出一个堂堂正正的审判,然后废黜太子。
毕竟,百骑只是皇帝的私人情报组织,自然不能再继续追查此桉。
否则此例一开,百骑必将成为超脱于大唐体系之外的存在,这可不是好事。
李二陛下看着面前的奏折,眉头紧锁,满腹郁结,脸色变换不定。
最后微微一叹,显然是认同李绩的说辞。
这番话,完全把太子李承乾与长孙冲从此事中摘了出来。
可以说维护了皇族的脸面,也算是给了李二陛下一个台阶。
有了台阶,李二当然顺势而动,于是义正言辞地道:“科举考生王大锤以及太常寺乐童称心为了一己私欲,故意扰乱科举考试秩序,其心可诛,罪不可赦,现特由李君羡带人捉拿称心归桉,若敢反抗,格杀勿论!”
此话一出,直接给王大锤和乐童称心判了一个死刑。
李君羡都知道李二陛下如此说的目的,显然是为了杀人灭口。
不管捉拿称心的过程对方反不反抗,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反抗被击杀,而王大锤也不可能再有活下去的理由。
既然李二陛下已经发话,自然没人敢继续查下去,这涉及到皇家的脸面,谁敢造次?
若是不慎再查到什么更加龌蹉的事,非但皇家的脸面无存,便是这些查桉的人,亦没有什么好下场。
难保暴怒的李二陛下不会将他们统统砍了以维护皇家的脸面。
因此,对于李二陛下明目张胆的构谄,李绩与李君羡只能装聋作哑。
大殿内沉寂片刻后,李二陛下开始打岔:“太子最近在干什么?”
李绩微微一愣,怎么就跑到太子身上去了?
不过此时李绩遥领太子左卫率,也算是比太子的关系颇为亲近。
李绩闻言后赶紧回道:“太子从吐蕃回来后,除了不时去太常寺,每日很少嬉玩,要么在崇贤馆刻苦学业,要么在东宫学习处理政务。”
李二陛下微微颌首,略感欣慰。
对于李承乾,他心里纠结得不行。
本来闹出这样的丑闻,若按照李二陛下以往的脾性,早就把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废掉了。
可如今如此维护,却也很无奈。
作为大唐帝国高高在上的天子,威震四海的天可汗,在面对自己的儿子时,却只如同天底下千千万万的父亲一般,不忍心把他毁掉。
毕竟,自己这个长子,李二陛下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与精力
李承乾六岁时,李二陛下便让赫赫有名的儒学大家陆德明教导他;
十一岁时,李二陛下便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其处理政务的能力;
在太子年岁渐长,喜欢装扮胡人,李二陛下亦是煞费苦心地想要将他引回正途。
甚至一听说朝中有人传出太子之位不稳,立马将房玄龄、孔颖达等人任命为太子太师以绝众望。
对人心了如指掌、对天下大势运筹帷幄的李二陛下怎么也想不明白。
为什么当初那个聪明伶俐敏、仁孝至深的儿子,怎就变成如今荒诞不经、骄奢淫逸的模样?
自己一直以来的培养难道走错了方向?
想了想,李二便说道:“终日学习处理政事也不行,还需多学习圣人之道以正其身,传朕旨令,命太子在东宫学习礼记,三个月不准出宫。”
闻言,李绩觉得自己越来越摸不清李二陛下的心思了!
刚刚还一副“朕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的态度,如今却如此维护李承乾,让人有些琢磨不透。
李二陛下看似是把李承乾禁足在东宫,但何尝又不是为了保护李承乾而下的决定呢?
不管如何,李绩算是明白了李二陛下的意思,这件事儿就这么算了。
从侧面来讲,也有警告李绩的意味。
百骑的效率很高,刚从太极殿出来,李君羡就带着几队人马赶往太常寺。
太常寺,作为掌管庙祀礼乐仪制的机构,是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
太常寺的乐童称心,身份地位相当于一个歌姬,只是受到太子李承乾的喜爱。
是以时常出入东宫,每次俱是太子车架接送,与太子之间的关系自然不言而喻。
隋唐之时,富贵人家喜好男风,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丑事。
若李承乾只是好男风,李二陛下也不会太在意,也懒得去管。
但是太子身为国之储君,放置着东宫如花似玉的妃嫔不去宠幸,反而与长孙冲为了一个乐童而争风吃醋,这就令李二恼怒了。
更何况,太子的身份地位与一般人不同,毕竟是要继承帝位的人,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到皇族的形象。
李二陛下当然不能忍。
他舍不得处置太子,也不想与长孙家反目成仇。
虽然此次李承乾的作为让李二陛下很愤怒,但也还没有达到必须废黜太子的地步。
李二陛下是一个果决的性格。
作为秦王时,他意识到随着自己的战功越来越显赫,军中的将领越来越倾向与他,太子李建成对自己的猜忌也越来越重。
一旦李建成登基,他将要面对的很可能就是一杯毒酒亦或三尺白绫,所以他便立即展开反抗,哪怕背负杀兄弑弟的恶名,也悍然发动玄武门之变。
逼迫李渊改立自己为太子,不久之后再次挟制父亲,退位让贤,自己登上宝座。
杀伐果断,最终让他笑到了最后。
可如今他怕了!
废黜太子?
起码现在他没想过!
因为这么做所产生的恶劣后果,却不得不令李二陛下踌躇难决。
他自己的皇位便是通过政变得来。
若是下一任皇帝仍然非是嫡长即位,那么很可能这个传统便会在他的子孙后代之间根深蒂固。
皇位可以去谋取、甚至可以去争取,谁还会老老实实的抱着嫡长即位的老黄历安分守己的看着旁人当上皇帝?
说不得,之后大唐的每一次皇权更迭都将伴随着阴谋诡计和血雨腥风。
而这将很容易动摇国本,绝非李二陛下所情愿。
所以,让称心出来背锅,这才是不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