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让这些勋贵将继承人送入宫中,也是人质,便于朱见济更好地掌控武将勋贵们,不过这一点就不足为外人道也。
尽管土木堡之变后大明武将集团损失殆尽,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也有几分气候。要不然在原本历史上也不可能鼓噪起夺门之变来。彭时虽然代表文官集团的利益,也不可能将之尽数拦下。别的不说,与天子朝夕作伴的沐琮便不可能拦下。
乾清宫行走,最重要的职责便是起草诏书,要有文采,熟悉各种掌故。出了差错丢的可是天子的颜面,也会为自己招致杀身之祸。一群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武将子弟,哪里比得上科举出身的进士。将他们尽数架空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是彭时的考虑。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安卓苹果均可。】
所有人都有各自的考虑,自私是本能,不能够要求所有人毁家纾困。
因为乾清宫行走目前处于初创阶段,不设品级,并无常制,朱见济想要让哪些人来都是自己心意一动的事情。这可比往内阁塞人简单多了。
“而今是季春时节,最迟仲夏此事需得定下才是。众官员来到京城之后,朕会亲临奉天殿策问,同特科之制,十中取一,且吩咐下去,让他们好生准备。”
彭时自小过目不忘,是英宗正统13年(1448年)的状元,此后仕途一路畅通,朱见济吩咐虽然多,却尽数了然于心。
想了想,朱见济又补充道:“放出消息去,朕这次策问的主题是户籍与田赋,让他们把大明各地户籍与田赋变迁都查清楚,免得到时候写上来的文章空洞无物,不知所云。”
“将考题提前放出去,恐怕会惹得舞弊风行,夹带私抄。”
“不怕,连坐即可,谁人舞弊,举荐者一同受罚!”朱见济自信道,语气则是不容置疑。
彭时了然,颔首答应而已。
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十年寒窗苦读,在这个时代基本上是脱产读书的,没有经历过社会磨砺,说他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没有问题的。对于人口田赋这等具体知识自然也不甚清楚。登科之后为官一任,又有多少人真心实意为民,连那些老吏都斗不过,让他们把当地的户籍田赋说清楚,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够办到。
朱见济此番并非主持科举考试,而是遴选循吏,循吏并不是小吏,而是官员。主要特征是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所居民富,所去民思。也被称为良吏,俗称好官,青天大老爷。选一批循吏为亲近之臣,朱见济才好动手推行之后的改革,关于户籍与田赋的改革。
明太祖统治时期天下田亩八百万顷,到如今立国接近百年,官方在册的田亩没有增多就算了,反而减少了接近一半,才四百万顷多一些。明朝中后期皇帝登基之后就没有哪个不想方设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朱见济亦然。这个问题不解决,朝廷没钱,对外扩张与实行一系列福利措施自然是是无稽之谈。朱祁玉每年俸禄都开不出来,朱见济可不想困窘如此。
心念至此,朱见济双目幽幽,不时一股寒芒迸射而出。
景泰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