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等话,上纲上线的话,扣一顶大逆不道的帽子都足够了。
可是官家该如何回答呢?
有劳几位师傅了。
可赵亨义毕竟不是内阁大臣,也没给当今官家讲过学,另外,他是武将。
大燕国忌惮武将的传统,足有二三百年,堪称立朝之初,就已经被朝廷上下认可了。
经过文臣集团这么些年孜孜不倦的推动,已经发展到无可用之将的地步!
张朝阳自刎于永固城头,堪称大燕国武
.
将的绝响!
自张朝阳之后,再无真正意义上的武将!
赵亨义别说对这***朝廷和皇帝毫无忠诚可言,即便有,怕是如今也要被逼死或者逼反了!
可一旦有人提起提防武人乱政,那就是政治正确,哪怕朝中众臣恨不得把盘踞在山东的世家大族尽数屠戮,在这个问题上,也必须捏着鼻子保持立场一致!
还好,此前各大政治派系和山东豪族斗的不可开交,甚至把其他地方大族也拉下了水,终究不愿意让对方这么容易遂了心愿,争斗的结果是,等到倭国的使团到了京师之后,将那倭国国主的使团单独召见,仔细询问这里面的内情,再对赵亨义做出惩处。
是的,被山东豪族这么一闹,不管这倭国两支使团的是非曲直究竟是何等情形,赵亨义都要被惩罚,一个失察之罪,他是跑不了的。
官家的心思没人能猜明白,或许赵亨义经此一事,就会沉沦不起。
也或许,所谓的惩处仅仅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敲打。
大胜的武将,通常都会面对如此的待遇,乃是圣上的爱护之意,以免武将功劳太大,生出不该有的心思,坏了君臣的情分。
可在众人翘首以盼,等着倭国使团早日到京师的当口,后宫里的陈妃娘娘,终于动手了。
以后宫内眷的身份,陈妃直接派人去见鲁国公,言称琼州侯对于令嫒一往情深,本宫有成人之美的念头,不知鲁国公如何?
鲁国公平日里与人为善,人人都说是个面团性子,可却人人又都知道,那幺女襄城县主是鲁国公的心头肉,但凡事关襄城县主,面团性子的老好人也会吹胡子瞪眼!
可特意被派出宫,仅仅是传个话的内侍却瞧见鲁国公听闻这消息之后,丝毫没有惊讶,而是嘴里嘟嘟囔囔,说来的太晚了……
连陈妃都不敢贸然行事,只敢提前派人来探鲁国公口风的亲事,竟然很快就定了下来,甚至鲁国公反倒让内侍催促陈妃娘娘,赶紧把事给办全乎喽!
陈妃何等人物?瞬间就明白了,人家两家早有默契,之所以等到现在,完全是求个名正言顺的机会!
陈妃当即都感动了啊!
赵亨义即便不去剿倭,即便不在倭国做下如此多的事,替他做个媒,本宫也是愿意的啊!
反倒是送走了内侍的鲁国公,一个人呆在书房里十个指头伸出来不停的掐算。
算算日子可不宽裕了啊,赵亨义那小子做事怎么如此拖拉?
再有两个不到,自己就该做外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