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玲玲的事情。
玲玲的爷爷奶奶先后去世了。
老年人几乎都那样,其中一个死了以后,另一个就几乎会很快的郁郁而终。
玲玲的爷爷奶奶都去世了以后,玲玲只能回去和父母一起生活。
她的父母将她接到了城里——据说她父母在城里买房了,在城里安家了,所以玲玲几乎再也不会回这李家村了。
玲玲走的时候的小鱼在干嘛呢?
那时候的小鱼因为父母回来陪他,说实话小鱼其实是不希望父母陪他的,因为和父母一起生活的日子就连客观上来说也是痛苦的,像坐牢一样的感觉。
父亲是爷爷家排行老三的儿子,上有大叔和二姨,最后是小叔。
记得是这么回事,因为小叔和小姨都是称呼父亲为三哥的。
据说是一家四兄弟,但前几年听母亲说,其实家里还有第五个叔叔,但那个叔叔在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被家里送人了,因为当年家里穷,家里养不活那么多人。
后来在奶奶的葬礼上,那个未曾谋面的叔叔也依然没有来。
父母亲之后在家里吃饭时提起过这件事,也或多或少的有埋怨过那个叔叔,但他们也理解,从小被送人的叔叔其实对奶奶并没有多少亲人感情的。
为什么能理解呢,因为母亲也是当年被她原本的娘家人送人了的,送给了现在的外公当养女。
据说当年是母亲原本的娘家人那边遇到了饥荒,逃荒路上实在养不活年幼的母亲,就把母亲送给了现在的外公。
而外公这人一辈子没讨到媳妇,憾于没有子女,所以就收养了母亲作为养女,也算是把母亲当亲生女儿养了。
所以母亲能理解,很能理解。
母亲是个坚强的女人,毕竟她是那样艰难走过了贫苦人生的路。
而父亲这边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所以爷爷奶奶难免有一碗水端不平的时候,父亲有时候也会忍不住嘀咕爷爷奶奶更疼小叔而不疼他。
可以说小鱼的父母亲都是那种很缺乏安全感,很渴望得到认同的人。
所以他们对金钱财富这种物质的东西很依赖,对面子这种东西也很执着,因为他们骨子里是有一丝自卑的。
父母亲很看中金钱、名誉和面子之类的东西,这是因为他们的生长环境就是那样一个贫苦无奈的岁月,他们已经穷怕了。
据说母亲当年读书,小学毕业后就去工作了。
而父亲读完了初中,也进城当学徒了。
后来父亲和母亲的相识据说是相亲介绍,媒人说媒的。
父亲和叔叔阿姨那四兄弟,大叔遭遇意外死了,据说是在采石场中工作时被意外落下的石头砸死的,死于意外。
而大姨在大叔死后,自然是带着表姐和表哥改嫁了。
大姨是个精明的女人,她一个人养活两个孩子的确不容易,所以改嫁也是很现实的决策。
而表姐和表哥后来都考上了大学,据说都在大城市里买了房子,扎根在了大城市里,成了城里人。
父母亲见如此,很是羡慕,对小鱼也抱有很大的期待,希望小鱼也能像表姐和表哥那样考上大学,出人头地。
所以他们回来照顾小鱼后就舍弃了爷爷奶奶那套‘放养’的方式而采取‘圈养’的方式管理小鱼的生活,小鱼想出去玩却几乎是不行了,被关在家里命令只能读书。
小鱼偶尔会溜出去玩,但回来后基本上都是要挨打的。
就算达不到家庭暴力那种程度,但那体罚的方式在如今这事实上来说其结果不该说是毫无作用,应该说是完全的适得其反。
但父母亲对‘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是深信不疑的,所以那就是李小鱼的过去。
那即是不值得留恋的曾经,那即是过去的脆弱。
父母亲认为打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必要方式,如果体罚不能让孩子听话,那就只能说还是打得太轻了,得更加用力打才行。
所以,小时候的小鱼,那时候的小鱼的确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哦,至少表面上看起来的确是那样。
压抑的内心总有再也压抑不住的时候,到那时,将是如洪水溃堤般的强烈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