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名同龄者中,4人是外校的,其他全都是同校的。”
“其中有4名男生和女孩同班,其中3人住校,1人通校生,通校生案发当天因生病请假。”
“医院有记录,他是感冒输液,因为医疗条件问题,输的是极霉素,因为没有做皮试,输液速度过快,导致输液反应。”
“高烧达到了41度7,被紧急抢救,最后是用物理降温的方式才把温度降下来的。”
“在医院躺了整整3天,有医生护士家人,还有其他病人和家属作证。”
“其他追求者,也都有多方交叉印证,有不在场证据。”
孙平安想了想道:“大家可能忽略掉了一个关键点。”
“喜欢一个人,有明面上递情书,送礼物,死缠烂打追求的,还有一种……暗恋!”
“暗恋又分为性格开朗的暗恋,就是会和好朋友说自己喜欢某某,然后,就只有他以为某某不知道,其实全世界都知道了。”
“另一种是内向型的暗恋,就是喜欢某某,喜欢的不要不要的,但是谁都不说,除了他自己,不会有第二个人知道。”
“从凶手在犯罪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有效证据来看,凶手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
“而一个谨慎的人,往往性格不会很开朗,会偏内向一些。”
“这也符合内向型暗恋的特征。”
“说白了,就是咬人的狗,不叫!”
“麻烦各位,把这女孩的同学资料都找出来,我们要开启大海捞针模式了。”
杀人案,在任何一个年代,那都是大案。
对杀人案,尤其是社会影响较大的杀人案,上头都是有明确的规定破案时间的。
所以在调查上,会非常非常的细致,细致到普通人完全想象不到的程度。
比如说这第一起案子,不仅仅是受害者同班同学,甚至连同校的所有学生,附近初中、高中的所有学生,都给调查了一遍。
也就是现在推行无纸化办公,从电脑上就能查到扫描的原始资料,如果把当时的调查资料弄过来,这间大会议室都未必能放得下。
“我说几点。”孙平安对已经坐在电脑前,随时可以开启查资料的众人道。
“第一,无论是因为意外或是疾病去世的,不用找了。”
“第二,往后推4年,常年在外地工作生活的不用找了。”
“第三,身材瘦弱,体弱多病的不用找了。”
“第四,家庭背景,有从事医疗方面的需要列为重点。”
熊飞看向孙平安:“为什么?”
“第一,不排除凶手已故,后期案件都是他人所为,但从最近的这3起案子可以看出来,都是同一人所为。”
“毕竟杀人的习惯手法,是很难改变的。”
“所以我断定,凶手仍然活着。”
“第二,我认定凶手和第一位被害者是同学关系,往后推4年,刚好是大学毕业。”
“如果大学毕业后,留在外地工作学习的话,和案发时间对不上,先暂时排除。”
“第三,身体瘦弱,体弱多病者,缺乏制服被害者的力量,法医并未从被害者体内找到药物成分,可以排除。”
“第四,被害者颈部致命伤,和身上的刀伤,有着明显的不同。”
“颈部是切割伤,身上的是捅伤。”
孙平安用食指比做刀子,在脖子上划了一下。
“皮肤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想要一刀轻易割开,其实并不容易。”
“如果是普通的刀具,想要一刀达到有效的致命伤,很难,伤口会更深,更大,更长。”
“唯有用专业的手术刀,才能做到这一点。”
“而被害者身上的刀伤,根据法医鉴定,应该是由一把刀背比较厚的尖刀留下的。”
一名警察提出了质疑:“凶手杀人的时候,随身携带2把刀?”
“这不太符合逻辑啊!”
孙平安摇头道:“不,这恰恰最符合逻辑。”
“凶手捅被害人,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一刀伤及脏器,其他全都避开了重要脏器。”
“这说明,凶手捅的这些刀,要么是为了使受害者失去反抗能力。”
“要么是泄愤。”
“凶手应该是学过解剖学,对人体有一定的了解。”
“普通家庭,普通人很难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
“只有父母在医院工作,或者其本身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才能有这方面的经验。”
“也只有如此,凶手才有更大的机会接触到,获得手术刀。”
“所以,我们可以把筛查范围再次缩小。”
“只调查家庭成员有医疗方面从业经历,其本身所从事的职业,和医疗有关的人群。”
“还有其他问题吗?”孙平安看向众人。
众人纷纷摇头。
孙平安点头道:“那就,开始吧!”
众人立刻进入工作状态。
孙平安也找了一台电脑,开始快速查找起来。
2分钟后。
“我找到了。”一个惊喜的声音响起。
众人:……我们才刚开始,你那边就找到了?
一名男生的照片资料,被传输过来,定格在了每个人面前的电脑屏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