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受灾而有粮食的世家门阀,正盼着洪水过后,熬过灾害,他们从活下来的贱民中再挑捡挑捡,更换掉自己老弱的佃户,顺便将洪水冲刷后的无主土地占为己有,一场扩张实力的盛宴马上就要开启。
这就是大齐本有能力抵抗洪水,却变成现在有粮食的世家门阀等着捡漏,有粮食的大齐朝廷想要赈济灾民,却怕世家门阀作乱,它不想全力赈济灾民。
南方大齐是农业社会,生产能力有限,而且司马睿又不是集权皇帝,有太多的人制约着他,都要从皇权上割下最肥美的一块肥肉壮大自己,俗称贴膘。
只能说大齐朝廷不是不救,而是没有能力救,最后在朝会上有大臣跟皇帝司马睿出主意,让司马睿给大秦国君写国书,请盟国大秦替大齐皇朝分担-些压力,帮大齐养活一些灾民。
还有大臣建议:
将将另外三个不受皇帝掌握的三个郡灾民,集中起来统一送给大秦,趁机削弱世家门阀的实力,再用这些灾民向大秦换些救济物资。
当时就有大臣反对,说大秦是未完全进化的野蛮人,这是送羊入虎口,这是要把灾民推入更凶险的境地。
朝堂众大臣为了各自的利益正各执一词争吵一片,顿时让皇帝也一时难以抉择。
这时儒家大儒,孔驼给大齐皇帝出主意,孔驼说:
国与国争斗,向来讲究大势、大义,大秦帝国既然自诩秦人是汉人之兄,是大秦皇朝的延续,那就不可能向胡虏一样对待汉人,现在大秦从胡虏那里抢了大量的牛羊,今年大秦粮食又丰收。
接收这些灾民可能会拖慢大秦扩张的步伐,应该不会弄垮大秦,而且大齐只需将三郡的灾民转移给大秦,并不是将所有灾民都驱赶到大秦境内。
而且大秦境内地广人稀,完全可以让这些涌入的灾民自己找吃的,大秦境内已经没有胡房肆虐,灾民能不能活下来就看天意。
即使灾民全部死光,那也是上天、是大秦的过失,大齐的责任就会变小许多。
我们大齐也正好看看大秦是如何应对涌入的汉人灾民,一举两得。
最后,大齐皇帝决定写国书给秦王,以兄弟相称,请盟友大秦帝国帮助接纳灾民。
但是实际执行由外戚、大齐镇北将军窦宪负责,窦宪在短短十多天,便把大量灾民驱赶到北、东两处边界地区。
话说的再好听,但有识之士还是能想明白的,大齐皇帝无论说的多么好听,大齐朝臣无论在民间说了何等漂亮话,都难以隐藏大齐想用突然涌入的灾民吃垮大秦帝国。
只是大秦现在兵锋正盛,国力蒸蒸日上,谁也不敢承认,而且他们一致一致认为,大秦空有武力,却头脑简单,好糊弄。
他们上下一致宣扬秦汉一家亲,从道义上死死绑定大秦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