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一半的“狂飙车队”继续高速向下一个德军无线电侦听站移动。
但通过一次大规模交火,摸清了“狂飙车队”实力的德国人,显然不会轻易放过这支苏军部队。
特别是,在德军指挥部,已确认该支部队正在冲向,己方珍贵的无线电侦测部队之后。
已经意识到,之前离奇的全域广播,可能是通过什么制造出来的德国人,在迅速疏散己方无线电部队的同时,将更多力量调入了这场阻击战。
而一旦意识到这一点,德军指挥部很快就想明白了,苏军将这样一支装甲部队,投入这种自杀式任务中是为了什么。
俄国人的主力要跑!
这是德军作战计划所决定不允许的,因此不仅仅是战区中,所有正在追击苏军的德军部队,开始加速.
其他战区中,没有涉及到这次离奇事件中的德军部队,也开始更加凶狠的向既定的汇合地点穿插,意图以最快速度截住试图跑路的苏军。
同时,德国空军开始大批起飞,赶往所有苏军可能跳出包围圈的路线,执行拦截任务。
薯条君过度划分战区的第一个风险出现了。
那就是每当薯条君在一个战区中制造了,会提升德军集团军司令部,乃至集团军群司令部紧张感的事情,那么当他到达下一个战区时,将就很大概率遇到,突然开始上强度的德军部队。
而一旦这样的事件叠加过多,德军指挥部会做出的应对,很可能超出薯条君的认识。
当然对于这一问题,之前因为薯条君的暴力破局方法居然产生奇效,而认为自己老了的薯条旅参谋部的“八大金刚”,在反复研究这一方案的各种问题时,也产生了一定认识。
首先是不断恢复的苏军侦查能力,持续不断汇总过来的德军追击部队情况。
以及即使有“图司机”等人手把手的场外援助,也很难以较小代价冲出德军不断严密的拦截线的情况,除了让“图司机”等人,意识到德国人的兵力优势,比他们之前估计的还要大外。
也让这些在罗马尼亚战线时,只面对了罗马尼亚军队的“上个时代”的苏联高级军官们,认识到德军的协同能力,已经不是他们曾经对手的水平了。
而随着德国空军,更加频繁的光顾苏军撤退部队的头顶,“图司机”等人,得出了一个他们不想承认的糟糕结论。
那就是,此刻作为他们的对手的德军,可能比当前的苏军,更加接近他们当年设想的,能够实现大纵深作战的军队。
而一旦承认这一点,“图司机”等人就立即意识到了,薯条君此刻行动不仅难度,可能比他们之前预计的要高太多,其制造的影响,也很可能会超出他们的预计。
(一些解释:
1、过度划分战区的第一个风险
战区划分后,不同战区就成了事实上的独立大规模行动。
因此在行动期间,薯条君包括直接通信在内的大部分行动,将无法直接影响到其他战区。
比如之前的巨型天线全域广播的效果,并没有按照一个正常电磁爆的球形范围传播,而是被局限在了当前战区。
当然,薯条君也可以通过很多手段绕过这一影响。
比如在西南方面军时,通过薯条旅部队和副官阿廖沙,来了解其他战区的情况。
或者通过将报告打到更高级级别的苏军指挥部,依靠影响苏军高级军官的判断,来影响其他战区。
而这一点,对于德军来说也是一样。
只是相比此刻西方面军司令部的失能情况,运转的更为紧密的德军司令部,可以更为从容的处理“突发情况”,并在全局上做出应对。
而当这些针对各个区域“突发情况”的应对,叠加起来,极有可能让德军打出更好的战略效果。
就像,在西南方面军时,苏军两个战区,在西南方面军司令部,可以迅速对薯条君(阿廖沙)在不同战区上交的报告做出反应的情况下。
两个战区的战役发展就会相互促进。
所以这个风险,实际上是大幅放大双方高级别指挥部,对战局影响的双向风险。
2、“图司机”等人手把手场外援助的限制
在这里,“图司机”等人可以在不直接部署到战场中的情况下,间接指挥这些非薯条旅部队的苏军。
是依靠之前巨型天线的全域广播,暴风兵小队的持续行动,和之前自我解散的“国际纵队旅”摩托化步兵三重影响才能实现的。
而在更多的时候,组织度正常的苏军部队,显然是不会轻易听从,除了他们上级之外的指挥部门的命令的。
3、德军是更加接近大纵深作战理论所设想的军队
这一描述实际上是错误的,因为包含小胡子在内的德军高层,并没有将“闪电战”,在战争中转变为一套,与大纵深作战理论相当的战略思想。
因此所谓德军的“闪电战”,更多的是德国参谋部,在战前诸多限制下,在面对必须速战速决的根本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战役级”作战思想。
相应的,既是导致这一思想产生,也是配合这一思想而建立的,有着明显根本性缺陷的德军,其实也只是一支特化了的“战役级”军队。
而这一点从根本上决定了,德军虽然能在苏军更新大版本之前,表现出在战场上的统治力。
但却在战争后期,苏军更新补丁之后,成了一支只能依靠德军士兵素质,部分新锐武器,与少数杰出将领超水平发挥,才能抵挡苏军全线推进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