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即便是生在乱世,要想大展鸿鹄之志,也需要一个名头来装饰自己。
比如说刘备,自称是什么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如此才能“招摇撞骗”,称为皇叔,逐鹿中原。
名门、噱头,是当时立足政治不可缺少的条件。
在东汉的中后期时,社会上逐渐形成了一些“累世经学、累世公卿”的家庭,比如有着“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
这些人不仅高官厚禄,而且圈田占地,老百姓无地可种,只好寄人篱下,成为这些名门望族的附属品。
久而久之,这些名门望族便成为当地的霸主,姓氏之前通常加以郡望,以显得自己是名门之后。
比如说清河崔氏、弘农杨氏、范阳卢氏。
另外,这些名门望族不仅良田资产众多,而且还拥有众多府兵,即便是皇室朝廷,也不敢肆意动武,还需三思而行。
这些人身居高位,其亲戚、朋友、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权倾朝野,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另外,皇室也有子女,皇帝也要娶媳妇,而且还不止一个。当然了,公主也要嫁人。
于是为了拉拢名门望族,皇室与各大官员和名门望族联姻,许多名门望族又成为皇亲国戚。
亲戚、门人、朋友,还有通过“门当户对”联姻的亲家,相互勾结,合则生,分则死,渐渐地形成了一些政治集团。
这些世代高官而且世袭封爵的家族,在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都拥有特殊优越地位,逐渐形成了门阀士族。
在东汉之时,选拔人才首先看族姓门阀。门阀大族的弟子在选拔任用之时优先照顾,提拔使用。
如此,基本上断绝了老百姓家孩子的仕途之路。
鉴于这种现状,在曹魏之时,曹丕为了改变了东汉末年操纵察举的弊端,依据父亲曹操“唯才是举”的方针,听取陈群等人的建议,采取九品官人之法,即九品中正制。
也就是将人才共分为九品,分别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级别。
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的初衷是好的,采用舆论之法,按照德望名声评定人才,而且还制定了一套选拔官吏的标准。
人才品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家世;二是行状(即品行才能);三是定品。
其中定品是关键,行状是依据,家世是参考。也就是说,选拔人才重在看品行及才能。
可是,定品也需要“人”来定,这些“人”基本上、大多数、全部都是士族之人。
如此,寒门之人还是难有出头之日。
随着时间的发展,到了后来,九品中正制更看重“家世”,反而“行状”和“定品”成为附属。
如此,九品中正制不仅没有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反而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九品中正制也成为了门阀士族巩固自身力量的工具。
由此,门阀士族在两晋时期真正达到了巅峰时刻。
在西晋初年,有民谣说“贾、裴、王,乱纪岗;裴、王、贾,济天下”。
这里的“贾”是指平阳贾家;“裴”指河东裴家;“王”指太原王家。
司马炎依靠这三大家族,取代了曹魏;又依靠这三大家族,治理天下。
到了东晋时期,门阀士族更加强大,甚至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现象。
“马”指皇族司马氏,“王”指琅琊王家。
一直到了唐代,特别是武则天时代,由于“科举制”的逐渐完善和大力推行,唯才是举,许多寒门庶族通过科考步入仕途,“寒门宰相”不断出现,门阀士族这才渐渐衰落。
冉闵即便认为桓温有不世之才,也难以想到通过“科举制”这样的办法来消弱门阀士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