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苻健点了点头,说道:“那大司马的意思是我们必须援助姚襄了?”
大司马雷弱儿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
秦皇苻健双手背后,踱来踱去,遂道:“可是贤弟尸骨未寒,此时用兵,有违背于礼制啊!”
雷弱儿听罢,说道:“陛下,可是姚襄当初是为了接应我们秦国,才带领军队偷袭了武关。
此时,我们若不救援姚襄,只怕会让天下人笑话,让天下的英雄寒心。
如此一来,若是桓温再次带兵前来攻打关中,又有谁会与我们秦国联盟,又有谁会救援我们呢?”
秦皇苻健听后,心中拿不定主意,一方面是自己弟弟的葬礼,一方面又是自己“背信弃义”,让天下人寒心。
一时之间,秦皇苻健举棋不定。
此时,只听得雷弱儿又道:
“陛下,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此时我们利用魏王(苻雄)葬礼的机会,突然发兵攻打潼关,便是以奇合正,出其不意,像桓温这样的忠孝之子绝对不会想到。”
桓温忠孝之名,名满天下。
桓温的父亲桓彝当年在平定苏峻之乱时,被韩晃所杀,其中泾县县令江播便参与了此事。
从此以后,桓温便整日枕戈泣血,苦练本领,立志为父报仇,。
在桓温18岁时,泾县县令江播去世。
于是,桓温利用江播葬礼之机,化装成普通士人,身藏兵器,混进江府,趁江播的几位儿子不注意之时,突然冲入灵堂,当场手刃了江播的三个儿子。
桓温为父报仇,不仅没有受到朝廷的追责,反而受到晋室朝廷的奖赏,认为这是“至孝之举”。
一时之间,桓温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成为一时“孝道”的典范,晋明帝司马绍还将自己的大女儿南康公主嫁给了桓温,拜为驸马都尉,迁任徐州刺史。
桓温因祸得福,仕途一路平步青云。
“那也是!”
秦皇苻健赞同雷弱儿的说法,但自己出兵攻打潼关,营救姚襄,却有悖于礼制,苻健怕自己成为“不忠不孝”的典范,被世人所耻笑。
大司马雷弱儿早就看出了秦皇苻健的担忧,于是上前再次说道:
“陛下,天下万事以孝为先,请诸位皇子皇孙继续为魏王(苻雄)守孝,臣愿带领一部分将士偷偷前往潼关。
若是世人有什么议论,臣愿意承担这不孝之名。”
秦皇苻健听罢,心中大喜,他就等着雷弱儿的这一句话。
其实在秦皇苻健的心中,他也是十分愿意出兵攻打潼关,解救姚襄之危,然后会同姚襄,彻底击败桓温。
可是,他却不想被世人所耻笑,说自己是个不守礼制、不守信义、不守孝道之人,故而心中这才犹豫。
如今听雷弱儿说他愿意带兵前往潼关,承担这份责任。
如此一来,正合自己的心意。
秦皇苻健心中高兴,转身坐罢,看向雷弱儿,淡淡地说道:
“如今魏王(苻雄)去世,丞相之职空缺,朕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
依大司马之见,这丞相之职由谁担任更为合适?”
雷弱儿听罢,心中狂喜,秦皇苻健之意再也明确不过,也就是说,只要自己攻破潼关,解救姚襄,击败桓温,这丞相之职便由自己来担任。
雷弱儿低头拱手道:“丞相一职乃是大事,臣不敢妄加推荐。”
秦皇苻健听罢,哈哈大笑道:“你去吧,朕等你的好消息。”
雷弱儿俯身而出,刚走一半,还未迈出大殿,只听得秦皇苻健喝道:
“你去之时,将邓羌和吕光二人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