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88章 四合院众人目前的收入(2/2)

校长经过深思熟虑后,又报告给了保卫科,保卫科连同区公所直接去了95号院,开始排查摸索信息的源头。

1952年的四合院住户还不是太多,挨个询问过后,很快查到了谭翠兰头上,中间又找到杨继纲,经过几方信息一对账,事件真相很快水落石出。

聋老太太没有给我军送过任何物资,只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救过杨继纲,至于给我军送物资是易中海两口子杜撰出来的。

易中海也是老奸巨猾,主动承认错误,说那天杨继纲来看望聋老太太,两人之间说的事,自己没听清,误以为老太太给我军送过物资呢。

这件事本身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聋老太太救地下工作者这件事是真实存在的,加上杨继纲帮他说了两句好话,区公所和保卫科最后不痛不痒的批评了易中海两口子几句。

说他宣传聋老太太的事迹是好事,但也要核实清楚具体情况,应该实事求是的去宣传。

以后再有类似的宣传事件,一定要把工作做严谨,不要盲目的去宣传,容易引起误会。

虽说上面没有处理易中海,但也把他气个半死,老祖宗计划又夭折了。

后来他一打听,原来和上次一样,每次都是刘平安在背后帮忙助力,易中海有苦说不出,气得直掐人中。

从主观上看,这小子确实在帮自己,但是每次造成的效果都起到了反作用,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不管怎么说,此子坏我大事,不共戴天。

经过刘平安的两次好心帮忙,聋老太太在四合院的超然地位没有树立起来。

不过院里也没人去惹她,一是年纪太大,出了点什么事,容易被赖上;二是人家确实救过地下工作者。

说到轧钢厂八级改制,那就不得不说说四合院里工人们的收入了。

这群货的收入都有了较大幅度上升,截止到1955年,贾东旭现在是二级工领38.6元,孙玉和是五级工领61.7元,其他人大多是三、四级工。(就按这样划分吧,同地区,行业不同、厂子不同、工种不同,同级工资好像也不一样,比如石景山钢铁厂工人工资,同地区中算是最高的。)

当然这是基本工资,如果算上加班费和补贴,贾东旭每月可以能拿到45元左右。

从1954年开始,四合院除了几间倒座房,其余空置的房屋都被街道办、房管科和轧钢厂陆陆续续安排满了住户,现在总共十九户。

倒座房的王大年搬回了东北老家,他家卖给了一户姓雷的,占据了两间倒座房,雷家解放前好像是鄂省的,当然不是“样式雷”这一支。

两口子三十多岁,带三个孩子,男的叫雷大富,媳妇叫王小花,两个儿子分别叫雷米和雷面,一个十三岁,一个九岁,小女儿叫雷豆豆,六岁。

刚搬来的时候,差点没把刘平安给笑死,估计雷大富小时候没少挨饿,给自己孩子起的名字全和主食有关。

前院自从刘勇好搬来之后就满了,他找了几个关系都没能搬出95号院,52年结了婚,媳妇叫王咏梅,两口子53年生了个闺女叫刘媛媛。

@书本网 . www.bookben9.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书本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