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总导演竞选
9月19号,奥运总导演的首轮竞选,在京城宽沟进行。
宽沟现在还不叫宽沟会议中心,而是叫京城人民政府宽沟招待所,始建于82年,是国家部委机关会议和市委市政府重要会议的招待所。
从六月份京城奥组委决定采用竞标的方式选奥运总导演以来,到现在三个月时间,陆续有上百个团体和个人报名。
经过初步的资格筛选,今天进入宽沟竞标现场的,只有13个团队和个人。
具体来说,是12个团队外加一个还没组建团队的大导演。
会议室里,有位初次到来的领导翻看了一会资料,随后有些疑惑,招手让工作人员过来,轻声问道:“资料都在这里吗”
这位领导不是京城奥组委评审小组的人,是奥运监督委员会的,这种竞选现场,肯定要有监督委员会的人在场。
“是的,13个团队的所有资料,全部在这里了。”
工作人员过来,俯身低头轻声说道。
“这个怎么没有团队介绍是要保密吗是不是涉及到保密原则”
在他的想法里,有些特殊的人员确实需要保密,资料不能公开,难道这位导演的团队请到了那些人员
工作人员不敢轻易回答了,这位领导不提的话,他一直以为是那位大导演有能力有傲气,或者是想竞选成功后再组建团队。
但是这位领导一说,他也心里犯嘀咕了,难道真涉及到了保密原则
他就一个小小的工作人员,哪知道这些事,就算涉及到了保密,也肯定不会告诉他呀。
“咳,是这样的,我们之前跟陈导演谈过,他跟我们也做了解释,他手里有个电影项目叫《无极》,算是电影局用于开拓市场的重点项目之一。
从去年9月份拍摄完成后,一直到大前天,也就是9月16号,他才从悉尼录制完电影音乐回来……
他解释说,虽然还没来得及组建团队,但一直很重视这件事,亲自手写了创意方案。
考虑到他是国内有数的大导演,经验丰富,国际影响力巨大,我们再三考虑,就把他纳入到了13人名单。”
京城奥组委评审小组的副组长解释道。
奥运监督委员会的那位领导“哦”了一声,不说话了,继续翻看资料。
京城奥组委评审小组的人先前还相互讨论着,这下子也都不说话了,气氛一时有些僵硬。
评审小组副组长看气氛有些沉闷,便开口问工作人员,“外面人都到齐了吗”
这其实是一句废话,这么大的事,大多数接到通知的竞选团队,昨天都入住到宽沟招待所了。
“全到齐了。”
“嗯,那就先让团队提交策划方案,再由团队主负责人进行陈述,限时50分钟,抽签决定出场顺序。”
接着,副组长转头看向曹阳,笑着说道:
“曹导,到时候麻烦由你给13份策划方案做个总排序,你不用考虑其他,也不用参考我们的打分标准,只需站在导演的角度看待问题就行,这方面你才是最专业的。”
曹阳点点头,说道:“好的,我明白了。”
既然决定要采用竞标是形式选出奥运总导演,肯定要有个章程,所以经过几个月的讨论,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打分标准。
比如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影像技术、整体完成度、传统与现代结合度、可执行力、当代风貌展现、技术实施、世界文化等等,一共有22项。
当然,并不是说你单项分最高就能拿到总导演,也不是说22项的分最高就能拿到总导演,还有一个综合考量分。
综合考量分加上22项总分得分前五,才能进入第二轮。
也就是说,第一轮要淘汰掉8个团队。
而综合考量的打分,就在曹阳手中,也就是刚才副组长说的,让曹阳站在导演的角度看待问题。
抽签的结果,第一个上场的是崔建团队,崔建作为主负责人,进行陈述。
没错,第一个上台的,正是国内的摇滚教父,别以为他只是摇滚出名,他也有一颗做导演的心。
“你好崔建,能不能说一下你的创作和执导理念”
副组长作为今天的主持人,在崔建进来后问道。
“我没有想太多,更多的一种感受,实际上是我们对我们自己能力的相信,同时也是对我们环境的一种感情,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感情。
所以这两者一碰撞,马上就能产生一种创作欲望……”
……
曹阳没有参与那22项的打分,他负责综合考量分,所以重点也就在团队递交的策划方案上。
等评审小组问了一些问题后,时间也差不多到了,副组长向曹阳问道:“曹导,你还有没有问题”
曹阳抬头,他刚才大致翻看了一下崔建团队的策划方案,有个问题肯定要问。
“崔老师,你的方案上,歌曲的比重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歌曲是一种象征,是具有力量的,是全世界都能共鸣的灵魂之声。歌曲能够传递文化,能够传承文化,能够延续文化……”
等崔建回答完,曹阳点点头,“我没问题了。”
第三个入场的是李按团队,李按作为主负责人进行陈述。
他的方案侧重于用现代影像技术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想把鸟巢四面体全部改造成大银幕。
这个属于大手笔了。
如果真按照李按的想法实行了,怕是要创造历史了。
就是成本都是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