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阿兹的扫腿的力量,则达到了836千克的程度,有一些吓人,然而,这样的力量极限,在金属外骨骼面前,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一个训练有素的普通士兵。配合金属外骨骼,可以轻松的爆发出超过500公斤的拳力,也可以从容的爆发出达到1000公斤以上的扫腿力量。
并且,配合金属外骨骼。训练有素的士兵可以轻松的跳跃超过十米的高度,这个十米高度,可是垂直跳跃。也就是站在原地不动,直接起跳。
如果是跑动跳跃。甚至可以达到三十米的高度,要知道nba的飞人乔丹垂直跳跃也就98厘米。而nba中垂直跳跃最厉害的韦伯,也就120厘米。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轻松的看出来,金属外骨骼究竟有多么强大!
毫不客气的表示,装备金属外骨骼的士兵,他们一个个就是现实版的超人,在徒手攻击的情况下,可以轻松的一对百,甚至是一对千。
只不过,日本人装备的这些金属外骨骼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这个缺陷就是能量问题!
金属外骨骼类人的造型,如同在人类体外装备了一套铠甲一样,这样类人的造型,注定了它不能使用内燃机。
毕竟内燃机的效率实在太低了一点,只能使用电能驱动,而使用电能就出现了一个大问题,以目前日本的科技程度而言,根本无法制造大容量电池。
大容量电池,如果没有意外收获,只存在于科技幻想之中!
日本人所得到的的金属外骨骼,最先进的状态,应该跟钢铁侠电影世界中的钢铁战衣差不多,那个依靠微型方舟反应堆提供能量的钢铁怪物。
所谓的方舟反应堆,其实它有另一个名字,叫做托卡马克装置,是一种利用环形容器和螺旋磁场,形成核聚变的疯狂装置!
这种东西呢,在科幻电影里面出现一下就算了,现实生活中,根本不是现在日本人能够做到的。
所以日本人在得到相关技术之后,做了大量改进,以适应现代科技,但这样做,让他们做出来的金属外骨骼的战力下滑的很严重。
关于金属外骨骼,还有另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软件控制系统,地球上大多数人都是些普通人,他们没有强大的精神力支撑,所以没法直接控制金属外骨骼,当然现在的日本人还没有研究出数字智能生命,就更没法通过智能电脑操控金属外骨骼。
所以,他们的一套金属外骨骼,想要成功的运行,并不单单只是拥有能源,做好机械设计,便可以顺利运行。
其中的控制程序,可谓是比能源更重要的设计,一个好的控制系统,甚至可以弥补硬件上的缺陷,让金属外骨骼化不可能为可能。
当士兵穿着金属外骨骼之后,速度更快,力量更大,跳跃更高,负载力更多等等。
但日本人的这批金属外骨骼有着很明显的缺陷,它们的表现根本没有钢铁侠那样的威力,这说明在控制和能源方面,日本人制造的这批金属外骨骼还有这巨大的缺陷。
只是稍微观察,就能看出,日本人的金属外骨骼,目前有两种动力驱动方式。
第一种是气动方式,也就是以气体压力的方式,驱动各个机械部件运动。
气动的方案有一些优点,比如说机体重量更低,力量输出更灵活,但气动方案也有弱点,其中最严重的弱点便是气动压力问题,气体的体积可以被高度压缩,这是一点相当大的弊端。
第二种驱动方案则是液压驱动,目前液压的方式作为了主流,是各个研究金属外骨骼机构的主要研究方案,并且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技术。
解决了驱动问题,还是要面临能源储备的问题,金属外骨骼由于外形的限制,不可能如同飞机、装甲坦克那样,携带大量的能源。
类人型的外形构造,注定了它只能携带少量的能源,无论是电能,还是化学能源,均是如此。
通过现场观察,日本人对金属外骨骼的能源系统也做了很大的调整,而且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第一种是液态氢和液态氧组成的化学能源,氢的热值是汽油的三倍,也就是同等质量的氢气,产生的能量三倍于汽油,不过液态氢也有弱点,那就是液态氢的密度太低了,仅仅只有70.8kg/m3。
第二种能源解决方案,则是使用的高性能锂电池,这种方案胜在简单,但由于锂电池材料的限制,以及工艺的技术问题,储能方面将会更加少,简而言之,那就是作战时间会相当稀少。
第三种改造方法最常见,也就是最基本的能源解决方案,采取航空级汽油作为能源。
航空级汽油的热值虽然不高,但航空级汽油的密度达到了750kg/m3,同体积下,航空级汽油的质量是液态氢的10.6倍!
在这样悬殊的质量差距下,哪怕液态氢的热值是汽油的三倍,也无法与汽油的总热值相比,航空级汽油的热值达到了48000000焦耳/千克,一度电折合是3600000焦耳。
如果不计算能量损耗,一千克航空汽油产生的能量,大约是一度电的13.33倍,正因为航空汽油如此强大的优势,所以在目前的金属外骨骼改造之中,航空汽油被当做了第一能源。
这个如同铠甲一样的装甲,在背后有一个大背包,让整个金属外骨骼看起来就像多了个肿瘤,怎么看都不协调。
但那是燃料舱,如果取消了燃料舱的设计,整个金属外骨骼,根本无法运行,但有了它,重量有增加了不少,还影响金属外骨骼的平衡,速度也被拖慢,耗能也会增加。
虽然这金属外骨骼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不可否认,日本人的金属外骨骼即将改造完成,现在已经可以投入实际应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