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脑子中的草根理念是怎么也抹消不掉,这种性格叫他喜欢将一切都掌控在手中。
后世的老百姓眼中总是觉得当官的尽是废柴,看不到百姓疾苦。当年太祖他老人家定下的规矩早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天外。
为人民服务!
呵呵。一个不够用,很多人都会选择再补上一个呵呵。那朝廷的信誉值已经大打折扣了。
这种环境生长的陆大王,那骨子里就印刻着当官的多废柴这一潜意思,顺带着还有现代人对古人见识、远见上的鄙夷。
这是他大包大揽的根本原因。
许是有人觉得很矛盾,你先前不是已经说了对底下放出权利的么,怎的现下就有大包大揽了?
实则是这却不是矛盾。
权利陆谦确实是下放了,他只是要把内阁六部等部门处理的公,拿来再看一遍。
如是在某一阶段里,他做事体会了一把累死的滋味。
也怪不得历史上不止一个皇帝厌政倦政。即便再崇高的理念也抵挡不住现实的重压吧?是以,李隆基这种半世英名半世糊涂的主儿,也非是没有原因的。
如秦始皇那种“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的人;如隋帝杨坚这种“每旦听朝,日昃忘倦,居处服玩,务存节俭,令行禁止,上下化之。人间疾苦,无不留意”的人;如洪武帝朱元璋这种曾在八天之内,审批阅内外诸司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件,处理国事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二百多件的人;如雍正帝这种不巡幸、不游,日理政事、终年不息,据说每天睡眠时间才4个小时,一年之中只有生日那天才会休息的人,那都不是寻常的角色。正史上,上下两千多年,百多位大一统帝国的皇帝里头不也只出了这么四个?
显然陆谦是不同于这四人的,那第一个他就吃不了这般的苦。自己是什么人还能没自知之明?从上辈子起,他就是个懒蛋。
这辈子也是只雄起了几日光景,便不得不下令众人再上折子,多精简至白。再敢之乎者也的卖弄笔,小心他要削人。那是用尽一切办法的来减轻负担。
稍后从秘书监的建立到它的扩大,陆谦都能看清楚自己的挣扎来。放权、收权,再放权,再收权
也不知道有没有被人察觉,反正他自己都觉得自己挺没品的。
然而这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是以,陆谦就开始扩大秘书监,那乐和的官位也被提到了从三品,说到底却还就是为了一个权字。
所以,眼下这局面,陆谦也能按耐得住性子,逐一查看受灾之地的民生奏报。
各类物资也是纷纷送到,这等事可不能拖延。
铜陵,折可求府邸。
宽敞的大厅外面寂静无声,亲兵的脚步声不停传来。这些折可存最是亲信的兵勇,缓步来往,眼睛巡视四周。
这些披甲的军士,小心警戒着一切,以最严密的姿态隔绝着内外的联系。
已经不知道第几次了,梁山军派来的信使,再一次到来。
厅外的亲兵一个个严肃着面容,耳朵却在聆听着里面动静,果然,没过多久,一个人便被指挥使恭敬的送了出来。
没人会专门去看信使的面容。
他们也不关心这个,而是更关心折可求的决断。那府州都被梁山军给夺占了,他们的家,这叫他们还如何有心思为老赵家拼死效力啊。
还好,他们的将军并不是不知变通的人。想到能有朝一日回到府州,这些亲兵浑身就鼓满了干劲。没有丢过家乡的人,体会不到家乡在他们心中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