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龙府对岸的就是富良府。
小小的红河三角洲被南越李朝分做了大大小小七八个州府,内里绝大部分州府实不过是中原一县之大小罢了。
其目的为何,显而易见。
可招数不在老不老,管用就好。
李朝自夺了前黎朝的天下,那便是进行了例如赵匡胤一般的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分原有的十路为二十四路,后又改为四府十三州三寨。
升龙府是其一,富良府也是其一。故而,此地的重要性无须多言。
阮小七与呼延庆率水陆军击败了急忙率军南返的右武卫将军李常宪,后者是李常杰的弟弟。
李常杰在十六年前便就去世了,被李乾德追赠“入内殿都知、检校太尉、平章军国重事、越国公”,食邑万户,以其弟李常宪继承侯爵。但李常宪虽然能以此而跻身李朝的一等权贵之中,却没办法全部继承李常杰的权势。要不然,李乾德就成了傀儡了。
事实上现下李朝的太尉是刘庆谭,与李常杰并无大瓜葛。且这也是一名宦官,李朝政制有一个显名的特色,就是会重用中官(阉人),如李常杰、刘庆谭,都是经过“清身”(净身)而至太尉的。所以啊,童贯是投胎没投对地方,他应该生在南越。
刘庆谭与李常杰一样,他们之前可都是正经的官身大员,出身名门,由此可见李朝的中官在其政治版图中具有特殊地位。
或许是受了南汉的影响吧。后者可是素有‘想做官先自宫’这一优良传统的。
而击败了李常宪部,阮小七与呼延庆,还有引兵刚刚抵到的阮小五都不敢大意,已知道李朝的主力兵马已在陆续南返,真正的大战就要到来了。
齐军先一步南下,那目的并非是要擒贼先擒王,而是要围城打援。借升龙府这一南越军必救之地,将南越军北上的主力大军全都拉回到红河岸畔。而后好一举击败之,打掉南越的主力军。
甚至于陆谦都不想要现在就杀了李乾德,后者还是有用的,大用。
他在南越称尊五十载,影响巨大,声望厚隆。这样的一位君王活着,那就是越人的一旗标杆。可以引导着各地的越人前赴后继的反抗中原军队的‘入侵’的。
如此的一来,后续涌入来的王庆军、钟相军和方腊军才能放开手了厮杀么。陆谦这是为后来事考虑。
且要知道,这南越虽小,但却是一富裕之地。而王庆、钟相、方腊等人为了筹集更多的钱粮,必是恨不能掘地三尺的。现下他们可以打着镇平民乱的旗号在南越境内肆意妄为,那可不就是老鼠掉进了米仓,是再舒坦不过了。如此也好趁机挑起他们彼此间的冲突来啊。
陆谦一是正好趁机对钟相、王庆下手,还能由别个来背黑锅,再美不过了;二是正好杀一杀越人的‘野心’。
好好地祸害祸害他们。那些世家大族,那些个官员文人,就该全都去死。
要他说,明成祖当年要几次对南越动兵,每每动用数十万大军。这自然是有朱棣他自个的原因——明军最初之所以能够顺利平定南越,主要是因为胡氏政权多行苛政、民心不附,朱棣应陈天平之请,吊民伐罪,救民于水火,又承诺复立陈氏子孙之贤者,这当然受到了南越人民的欢迎,亦不失为仗义之举。但得胜后自食其言,草率地决定将南越收复,却是明显的失策。
要知道,那已经是小三百年后了。南越自五代吴权以来,已独立成国四五百年,一旦直属中国管理,必然遭到南越各阶层人民的反抗,这是‘天经地义’。
但另一个重要的原因,那便是朱棣潜意识里将南越人当成他自己人了。
要是先就把当地的士族世家铲除或着通通迁移外地,看那南越还能有人掀起大规模的造反吗?他老子且都能把明玉珍的儿子丢到高丽去,他如何不能?
那些个大家世族,离开了南越,谁还会认识他们。那就跟鱼儿离开了水一般,一举灭掉后患。
同时杀戮也过轻了一些。张辅斩首数千人,筑成京观以镇服南越人。这数量不觉得太少了么?你不狠狠地杀个几万、几十万,凭什么叫人家乖乖听话?
对那些心里长草的野人,那就别把他们当人。
明成祖准备不够,陆皇帝却是心里建设很充分,他有这个狠心,他都已经给杨林、石秀打了招呼,叫他们都招呼人跟上去。南安有那么多的丁口,可不正是人力商行的好去处!
现下的中原到处却人手。工部就恍如一无底洞,黑黝黝的洞口吞噬了一波又一波的劳力,永远也不见满。
而把这闲话略过。现下阮小七、呼延庆已经踏足富良府了。一门门大炮被从战船上卸下,而后被辛苦的拉到南越军营垒前。
这是败退的李常宪部南越军重新整顿后,分出的一支偏师。留在红河北岸,就是为了看着水上的齐军。那时阮小七与呼延庆已经在红河两岸都立下了水寨,很是有股继续增兵的势头。
而不久后阮小五就领兵赶到了,且实际上方腊军的一支也已经抵到了琼州。
南越军眼睁睁的看着敌人有条不紊的将炮兵阵地一一安置好,就齐军水师进入红河这段日子,越人是知道了火炮的厉害。
他们也是有水师的。虽然那战船小的可怜。即使没有火炮,南越水师与齐军水师比来,也是兔子和老虎的差别。但是加上火炮、霹雳弹等火器,那就是蚂蚁和大象的差距了。